小学四年级下册的数学世界充满了奥秘和乐趣。在日常,数学无处不在。通过写数学日记,我记录下了那些有趣的数学发现和考虑。目前,与你一同推荐我的数学探索之旅。以下是由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日记(甄选10篇),欢迎大伙阅读。
1.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篇一
今天,在小学生学生报上看到如此一道题。
一只蜗牛从深12米的.井底沿井壁向上爬,白天向上爬3米,晚上向下滑2米.求这只蜗牛几天能爬到井口?
看到这道题后,我想:白天向上爬3米,晚上向下滑2米,这等于说天天只爬了1米,天天爬1米,井深12米,那不是12天就能爬到井口了吗?
可是,答案却不对。
如何会不对呢?
哦,对了。最后一天爬到出口时,它还会再向下滑吗?想到这里时,我不禁地笑了起来。这题出的太有意思了!不注意就让大家给答错了。
正确的思路应该是:白天爬3米、晚上向下滑2米、等于一天向上爬1米、但应该注意12-3=9、也就是说前9天是天天向上爬1米,但到第10天时,蜗牛向上爬3米时,就爬到了井口,所以这只蜗牛用9+1=10天就爬到了井口。
2.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篇二
今天晚上,我和父母去买小鸟。母亲问店主:“请问哪种小鸟没那样吵?”只见店主指着一个鸟笼,鸟笼里有一只黄色的小鸟和一只绿色的小鸟,说:“这种小鸟没那样吵,一共160元,还送鸟笼。”父亲问我:“这两只小鸟一共160元,假如就买这两只小鸟,父亲给200元,找回多少元?”我立刻大声的回答:“200——160=40(元),要找回40元。”
父亲听了,连忙点头称赞,说:“你真棒!算得又快又准。”父亲付了钱,我和父母就提着鸟笼高开心兴的回家了。
3.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篇三
我的家是一个温馨的四口之家,有父亲、母亲还有弟弟,我的家住在华光路风景世家某座西单元,有一百平米,二室二厅。
我的家一进门是个20平米的客厅,客厅里有三个红木沙发,一个是坐三人的沙发,其它两个是坐一人的。沙发前面是一个长1.2M、宽0.6M的茶几,茶几上有不少水果零食,我很爱吃。
茶几前面是长0.95M、宽0.5M的平板电视机,当我写完作业时,我就打开电视机看我喜欢的动画片—喜羊羊与灰太狼。
客厅左侧是我的卧室,卧室地面长5.6米、宽4.2米,我的卧室有个书桌,书桌上面有很多书和复习提纲,还有一个14英寸的红色手提电脑。
书桌后面是一个原木上下床,上面的床长2M、宽1M,下床长2M、宽1.2M,我累了就会躺在床上休息,晚上我也会安心的'睡在这,睡到天亮。
从卧室走出来就是一个长方形的厨房,每当我渴了,我就从冰箱里拿出饮料来喝,冰箱长0.8米、宽0.5米,非常小巧。
我很喜欢我的家,我的父亲、母亲和弟弟很爱我,我在这个家开心的成长。
4.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篇四
记得以前,我以为一亿是一个非常大的数,但不了解它具体有多大?
大家就说数作业本吧。大家数100本作业本要用多少时间呢?1本,2本,3本......100本,大概要用110秒。而1000本作业本要用多少秒,10000本作业本要用多少秒,100000本作业本要用多少秒......100000000本作业本要用多少秒呢?只须计算一下就了解一亿有多少岁了。
算一算,数一亿本作业本大约要11000000000秒,试想一下数一亿本作业本要多少分?多少时,几天?多少年/大概是要1833333分,30556时,1273天,3年!还真是不算不了解,数一亿本作业本竟要3年啊!
这样来看,一亿真大啊!
5.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篇五
今天,我要量一量家的一些东西,我先量茶几面:我先拿出长长的'米尺,用头上的小板板插在小洞里不让它乱动。哇,长1米1分米也就是1.1米,冰箱前面长1.56米,电视面长0.71,床长2.04米,卧室地面长4.5米……我发现小数点在里面尤为重要,假如把1。1米中的小数点忘掉,就变成了11米,哇,高出了10倍。
我还想看看我和父母身高差多少,我又拿出米尺分别给父母和我量了身高:其中父亲1.67米,我和父亲差0.36米,母亲第二1.57,我和母亲差0.26米。我要赶快长高超越他们!小数点在这里也非常重要,由于把1.67米去掉小数点就成了167米了,就成为顶天巨人,连我都成为顶天巨人了,131米。
在做题中也不可以忽视它,由于你忽视它100分会跟你白白的。譬如:1.6+2.4你看成了16+24=40、再譬如:6.8—6.1(=)1.2—0.5假如不仔细看就看不清、分不了,容易做错!怎摸样,是否做作业也应该注意它?
目前我了解了小数点在小数中尤为重要,同样在日常也非常重要,假如没小数点,只有整数,那世界就乱套了!
6.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篇六
今天,我携带50元和母亲去市场买菜。我和母亲来到卖一号土猪的摊位跟前。母亲问:“瘦肉多少钱一斤呀?”老板回答说:“18元一斤。”母亲挑了一块小一点的瘦肉让老板称,一共12元。我把20元给她,老板找回我8元。
大家又来到了卖鱼的地方,母亲挑选了一个大鱼头,老板说18元一斤,一共34元。我手里只剩下4元钱了。路边有个阿姨在卖益力多,我过去问:“多少钱一排?”阿姨说9元8毛,我把4元给了她,母亲还帮我补了5元8毛。
7.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篇七
今天上午我和母亲一块去购物,由于再过一周我就要到夏令营去了,母亲说要帮我买一些生活用品。来到超市,大家买了一瓶洗发水、一瓶沐浴露、一瓶洗衣液、两个肥皂盒,母亲给了售货员100元,问我应找回多少钱?我想了一下,列出了公式:
一瓶洗发水7元+一瓶沐浴露7元+一瓶洗衣液10元+两个肥皂盒(3元X2个)6元=30元100元——30元=70元
最后,我告诉母亲应找回70元。
8.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篇八
早上,我和母亲去买菜,到了菜巿场。母亲问我:“大家要买3元的冬瓜、10元的猪肉和1斤6元的鸡蛋,一共要几块钱?”我想了想,3元加10元再加6元等于19元。
是19元对吗?”母亲给了钱,说:“对!真是个聪明的孩子”老板说:“算得真快,给你要的东西”。我和母亲一边买菜一边说话,感觉又可以跟母亲聊天又可以学到常识。
9.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篇九
今天,我和我的好朋友鑫一块玩“说倒数”的游戏,鑫和我说了几十轮也没分出胜负。后来,鑫问我:“6的倒数是多少?”迷糊的我竟冲口而出:“9!”“哈哈!你输了!”鑫开心地说。这个时候,母亲听到大家玩得非常高兴,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进去。可是,母亲非常快就被大家“斩于马下”,我问:“2/100的倒数是多少?”不经仔细思索的母亲答到:“100/2”。“母亲,你输了!老师说过倒数要约分到最简数,应是50!”我大笑着说。母亲害臊的`认错,说:“你将来可别像母亲一样粗心哦。”
倒数就是把分子和分母互换,若是整数,那答案就是这个整数分之一,不要和我一样把“6”的倒数说成“9”,也不要像母亲那样忘了约分噢!
10.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篇十
大家目前用的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,那样,在没阿拉伯数字的年代,大家用什么表示数字呢?
远古年代,为了记下猎物的`多少,大家用石头或结绳计数,譬如猎到3只野兔、5头野猪,就在屋内摆上3个石头,在绳子上打三个结。
但,日渐地,大家发现这种办法不实用了,由于结绳子非常的麻烦,石头容易丢失,数据会不准确。
大家在日常日渐地发现了一种新方法:用手指计数。譬如:猎到6只山鸡,就伸出6只手指。这种方法过不了多长时间,大家发现双手手指不够用了,超越十就没方法表示。大家非常快就想出了一种新的方法:用符合表示数。
就是这类符合演变成大家目前正在用的数字——阿拉伯数字。这类数字在大家日常不可或缺。